最近管理學上到了OB組織行為,因為要研究員工的各種狀態,所以講了很多著名的心理學研究,
暨大一上的普心之後,再一次覺得心理學真可怕,透過一項又一項的實驗與研究,把人看透透,
社會學也是一樣,精準的分析讓人邊念邊頻頻點頭稱是。

不過念的同時,也覺得好無趣,也許西方的學科特色就是這樣吧,靠一項又一項的實驗來得出結
論,沒有誤差,沒有偏頗,完全符合邏輯,頂多加上個"權變因子",使研究結果更能因時制宜。

但身為一名熟練中文的台灣學生,越念越還是覺得,老祖宗們幾千年下來蘊積深厚的古老哲學真
正厲害,用簡單的話,說出差不多的道理,同樣鞭辟入裡,更深刻人心。

像是著名的X理論Y理論,
其概念與"因材施教"有異曲同工之妙;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,以衣食足而知榮辱能得其真諦,最
高層級的自我實現概念就如同顏回"一簞食一瓢飲,居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";而假
設相似理論所討論的,也正是莊子與惠施的快樂魚之爭。

說穿了,古今中外西方東方的學者都在觀察,觀察人性,研究行為,不過西方的學問一就是一,
二就是二,要繼續演繹還得繼續做研究,咱們老祖宗們說的話卻還能由個人心領神會,延伸更多
詮釋來;況且這一句句經典之言就是一篇篇故事,西方的理論要想要深入人心或出書大賣,卻還
得為之細細編織故事。

不過也不是要一面倒地說中國文化多好多棒啦,西方這些科學研究的學者在知識累積與普及上有
非常大的貢獻,況且西方也是有好多哲學家文學家,中國人也擅長編些三言二拍、警世通言之類
的小故事。

唉唷,講了一長串落落長的開場白,我想要說的是,Herzberg先生所提的雙因子理論,非常深得
我心,說喜歡太怪了,但就是覺得很有道理,他主張 : 員工的"滿足"與"不滿足"並非相反詞,也非
一體兩面,換句話說,此二者的關聯並非在一條直線上,造成滿足和不滿足的心理狀態,有二個
因素。


沒有滿意<------------------>滿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激勵因子)

不滿意<-------------------->沒有不滿意            (保健因子)


而是像上面這樣,
沒有提供保健因子,就會使員工產生不滿意,像薪水、工作的環境..等,但提供了,
也不會使員工產生滿意。

至於提供激勵因子的話,像成就感、成長與發展之類的,就能夠使工作者產生滿意,不過就算不提
供,也不致使其產生不滿意。

而這兩個因子是有層級性的,先有保健因子,提供激勵因子才有意義。
快速理解的方法:
考試的時候,有些題目一定要做對,做不對的考不上(保健因子),而有些題目則是做對了,才會
考上好學校(激勵因子)。


我覺得有道理的原因是,長這麼大,漸漸發現生活中,各種感受也都是雙因子。

好比說:樂觀與悲觀。要不是先懂得了悲觀,沒有辦法樂觀的起來,使人悲觀的保健因子可能是他
人,可能是自己,但想要樂觀,這個激勵因子唯有自己才給得起。


沒有懦弱害怕過,就不會懂得堅強。

沒有使壞叛逆過,很難知道如何才會善良和乖。

沒有體會過不浪漫和枯燥,沒法子替生活製造浪漫。

不了解不快樂的成因,也不曉得怎樣才能快樂。

.....



不過關於愛,卻是複雜難解

生活中平凡的小事物,如果沒有保健因子的加持,將會使你我一點也不珍惜,像是習以為常的責任
、規範,像是各式各樣的行銷手法,節慶炒作,品牌宣揚,潮流話題..
即使提供了,人們也不見得會珍惜,視而不見是很常見的現象。
不過,有了愛就不一樣,感情的滋潤讓人神采奕奕、走路有風,並進而想要保有,好好的保護與珍惜。

只是如我們所知
又為什麼,人總是狠得下心傷害身邊所愛的人阿?

關於這個問題,我想了很久,直到有次唸書時腦袋突然出現個論點
也許是因為,

人不需要懂得恨,就有能力去愛

但這樣,就會不知分寸,就會毫無章法,
以致有時愛急了,
在衝動下竟成了傷害,甚至轉而為恨,一瞬間將愛消弭,徒增遺憾。

唉,想來就覺得好可怕阿..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s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